技術專欄

Technical Column

關於循環經濟的說明 - 實現必要條件與台灣賽諾世的實施情況

SDGs(永續發展目標)所揭示的17項全球性目標中,有效率使用和不浪費資源外,還包含持續循環的社會架構在內。這種循環式社會架構下,「循環經濟」受到矚目。

循環經濟的意義和傳統社會架構的區別,以及實現所必須的努力,現在透過實例介紹。

「可持續的循環」-循環經濟

「循環經濟」,係為了達成SDGs(永續發展目標)的實施及2022年4月(日本)施行的塑膠資源循環法而受到矚目。SDGs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使人類生活和環境維護能夠並存的社會,而實現的必須要素之一就是循環經濟。

Circular是「圓形的」、「循環性的」之意,Circular Economy被譯為循環經濟。

此循環的目標,是指產品的材料及其製造過程中消費資源的循環。抑制製造過程及使用後產生的廢棄物,是一種實現資源循環架構的經濟模式。在未來,廢棄物的概念即將消失,目標不僅是原料,製造過程所使用的和使用中的產品都包含在內,都作為資源被循環利用。

這裡的重點,這就是經濟結構的運作。對個人和企業,作為經濟性效益產生的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成立後,積極並持續性的實施將變為可能。不僅是考慮到環境,實現經濟循環,就是可持續的做法。

與以往經濟模式的不同

經濟成長過程所實施的經濟模式,是一種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費、大量廢棄的單向且直線式的系統。這被稱為線性經濟(Linear Economy)。

由於環境問題和資源枯竭受到重視,以致回收、減量、重複使用開始被提倡,並導入一種線性經濟+3R的模式。

然而,即使導入這種方法,資源消費和廢棄亦無法消除,亦無法說是一種高度的持續性。因此,開始提倡一種消除廢棄,朝向完整的循環經濟。這與傳統的直線狀經濟的線性經濟有所不同,循環經濟是從資源生產出來的資源再次作為資源循環的循環經濟。

實現循環經濟的條件

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條件,提倡下列內容。

強化3R的實施

減量、回收、再利用都予以強化,應該可以將環狀更接近相連的狀態。

資源投入量與消費量的抑制

投入的資源與回收量不對稱時,將是一個直線型的經濟,並且是一個接近倒金字塔型的線性經濟。必須抑制資源投入量與產品消費量,才能實現均衡循環。

有效利用庫存

根據當時的經濟狀況與全球情勢,投入必要的資源和銷售量,將會對產品使用量產生波動。因此,有必要建構一個能夠吸收增減波動的資源庫存架構。

創造和增加附加價值

為實現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,必須營造一個創造價值並將其作為經濟活動的一部分。產品使用後回收的原料和產品,或加工工程本身創造價值,並且已經存在有經濟活動時,必須建構一個使該價值最大化的架構。

如此地將價值最大化之後,也可以回收用於再生的生產成本,進而形成一種經濟活動的模式。

自然系統的再生

在英國設置總部,早期就著手推動循環經濟的艾倫・麥克阿瑟基金會(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),提倡以循環經濟作為原則之一的自然系統的回收。

再生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循環架構,再賦予機能化方式地將自然資源保或使其增加,也能實現循環經濟。

可期待的效果

資源消費的最小化和穩定環境

最小化來自石油的天然資源消費,亦可達到CO2排放量的減少,對實現脫碳社會有所貢獻。

抑制廢棄物的產生

目前,未妥善處理而成為垃圾的「廢棄物」透過再利用方式,即可消除廢棄物本身。於是,目前仍然產生的塑膠垃圾的數量,亦可得到抑制。

新的業務競爭力

實現循環經濟,可創造出關於資源循環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,經濟效益所伴隨的循環系統於是被確立。建構這些新的商業模式,將可連帶地確保競爭優勢。

致力於每個項目設定的目標

分別以循環經濟為目的之實施,並非同時推動,個別實施更為有效。

企業要轉換到循環經濟時,必須在持續進行企業的經營活動下同時實施。必須在持續目前已實現的業務情況下進行轉換,同時100%實施將有困難。

針對上述所介紹的條件中的一種或多種目標設定,並透過部分工作來實現整體效果,從而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。

日本藤森工業集團在環境方面的對應案例

單一素材換裝用鋁箔包「Mono Material Pouch」

作為對循環社會的貢獻,日本藤森工業集團決議到2030年以前將廢棄物減量30%為目標實施。其中之一,為日本第一家成功開發出容易回收,以傳統的複合素材所擁有的強度物理性和具有各種阻隔性的PE單一素材立式鋁箔包。

黏著劑燃料化系統「膠狀物燃燒鍋爐」

接下來將介紹實施「線性經濟+ 3R」所採取的措施,並在此介紹減輕環境負荷與經濟性並存的實際案例。

供產業和家庭用的膠帶類所使用的黏著劑,一旦固化後就無法回復為液體,大部分的凝固狀黏著劑,不但成為產業廢棄物,而且處理費用也非常高。
目前,已經存在一種技術可以將未凝固的液體黏著劑用作燃料,並且可以使用特殊裝置將固體黏著劑轉化為燃料。不過,要將液狀與固狀混合狀態的黏著劑轉為燃料,需要不同的技術程序,因此尚未普及。

台灣賽諾世著眼於此,作為資源有效活用的一環,開發出一種膠狀物燃燒鍋爐。
此種膠狀物燃燒鍋爐,能夠先將固化前的黏著劑處理成能夠長期保存的狀態,再燃燒處理。由於係完全燃燒,所以不會產生黑煙或一氧化碳,能夠達到保護地球環境並兼顧到周邊環境。

此外,此種鍋爐燃燒黏著劑時所產生的熱可以回收再利用,作為工廠的能源資源。以蒸汽狀態活用的方法,或與熱回收發電裝置組合運用,可達到簡易式的火力發電,或作為電能再利用。

膠狀物燃燒鍋爐,設計成非常小巧可在工廠設置。以往,以廢棄方式或交由其他單位處理的黏著劑廢液,現在能夠在自己公司內設置的膠狀物燃燒鍋爐處理,不但可以降低運送相關的燃料,也可達到降低CO2的總排放量。

台灣賽諾世,在實現可持續的循環型經濟方面,建議使用膠狀物燃燒鍋爐。

返回頂端